宝鸡市电化教育馆2017年工作要点
2017年全市电教工作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陕西省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宝鸡市教育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为主线,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支撑能力、服务能力和应用能力,以加强基础建设、促进融合应用、深化课题研究、服务教育教学、扩大教育宣传为重点,促进电教工作上水平,为加速实现宝鸡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一、工作目标
大力提高“三通两平台”的建设、管理和应用水平。推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生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水平的整体提升,着力构建开放、共享、交互、协作的宝鸡智慧教育体系。
全面建成并投运信息管理规范化、决策分析大数据化、资源共建共享、贴近教育教学、服务终身学习的综合服务型宝鸡市教育云平台。
聚焦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深入开展信息技术培训、竞赛活动。推动中小学影视教育实验向纵深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完善教育系统网络和新媒体宣传工作新体系,提高教育行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水平。
二、主要任务
(一)教育信息化
1.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校互联网接入带宽。在实现宽带网络全覆盖基础上,结合精准扶贫、宽带中国和贫困村信息化等工作,不断提升学校带宽, 50M、100M以上光纤接入互联网学校显著增多,探索建设一批“无线校园”。
2.结合“教育创强”、宝鸡市教育现代化县区创建,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基础办学条件,城镇、农村中小学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普及率分别达到95%和85%,室部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率达100%,基本实现中小学班班通终端设备全覆盖。
3.切实抓好宝鸡市教育云平台的推广应用工作。上半年,开通运行宝鸡市教育云平台。坚持以应用为核心,层级培训,建立制度,强化管理,推动平台各系统的深度应用。逐步实现办公、学校、教师、学生、资产、装备、档案等信息化管理。
开展网络教研、名师工作室、网络学校空间建设和应用,推动网络教学、教研协作、资源推送、在线学习、家校互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
深入推进“专递课堂” 、“名校课堂” 、“公益课堂”、 “家长课堂”四个课堂建设,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4.通过专题讲座、“送教下乡”和“送培上门”等方式,举办多媒体课件、微课、交互式电子白板、高清录播、视频制作、教学资源库建设、网络技术与网络安全、新媒体使用技能等业务培训,以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等专题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形成“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常态。
5.继续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举办宝鸡市中小学教师“微课”大赛。举办教师电子白板、学生电脑制作、机器人大赛,成立宝鸡市中小学微课联盟,积极参加国家和省、市各类信息技术应用赛事活动。
6.启动“智慧校园”建设试点,做好省级“智慧校园”示范校申报工作。在条件相对较好、师资力量强的中小学探索开展“创客教育”、“智慧课堂”试点工作。
7.抓好信息化教育科研,积极做好国家和省级“十三五”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工作。
8.做好教育信息化进展数据填报和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应用统计工作,确保数据可靠、真实、报送及时。
9.做好“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等教育信息系统的技术支持、培训等工作。
10.加强宝鸡市教育云平台和教育网站安全防范能力。落实国家和省、市对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政策要求,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 严格落实数据管理安全保密制度,切实加强网络信息安全规范建设。
(二)影视教育
1.落实省、市中小学影视教育实验工作方案,创新推动中小学影视教育实验。举办中小学微剧本创作大赛、微电影大赛和宝鸡市中小学微电影节。举办中小学教师影视教育优质课大赛、开展电影学习指南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2.发挥县区职能,不断完善放映模式,努力扩展影视教育活动覆盖面,让每一位学生接受爱国主义影视教育的洗礼和熏陶。
3.加强影视教育工作交流研讨,总结优秀案例,推广先进经验。组织参加全省中小学生爱国主义影评活动。
(三)教育宣传
1.加强教育网站、微信公众平台、教育网站移动版建设,创办“宝鸡教育微信联盟”,紧跟教育重大活动和重点工作,加大新媒体宣传宝鸡教育力度,提升公众关注度和平台影响力。
2.加强教育网站和新媒体的管理和运行维护,把好编辑、审查、发布关口,提高宣传工作质量。举办教育宣传人员摄影、摄像培训班。
3.建成“bet36体育备用网址络电视平台”, 开展宝鸡市中小学校园影视节目征集评选活动。改版《宝鸡教育新干线》,加强《宝鸡教育》杂志宣传工作,聘任兼职编辑,创新采编方式,加强栏目建设和信息宣传的预审管理,增强市级教育媒体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