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来,凤翔县教育体育局充分发挥各种政策优势、资源优势,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挖掘工作亮点和特色,教育精准脱贫工作成效明显。
一是多途径宣传脱贫政策。县教体局立足工作实际,采取设点宣传、校园宣传、入户宣传等形式,通过悬挂横幅、展出展板、发放宣传彩页,借助微信、微博、凤翔微报、流动车等新媒体,广泛宣传教育脱贫政策;4次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包抓干部、镇村干部发放教育脱贫政策宣传资料共计5万余份,并对教育脱贫政策进行解读和答疑;印制并发放《教育脱贫政策明白卡》和《教育脱贫政策落实情况回执单》1.5万余份,对建档立卡家庭学生由帮扶老师定期进行回访;先后向县内各镇人民政府印发了教育脱贫成效文件8期,并抄送该县扶贫部门,实现县、镇、村、组、户五级信息共享,实现了政策宣传和政策落实到镇、到村、到户、到人。进一步提高了各级帮扶干部和群众的知晓率满意度。
二是加强脱贫攻坚阵地建设。积极借鉴兄弟地市先进教育脱贫工作经验,成立了四级组织指挥保障体系,即县级教育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局级脱贫攻坚办公室,镇级教育脱贫攻坚指挥部,校级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室。在各镇教委、各个校(园)均建设了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室,抽调精兵强将负责教育脱贫工作,充实了工作力量。同时将工作机构、目标任务、职责、资助政策、申办流程等制作版面进行公开上墙,帮助贫困学生明确资助方式、资助标准、资助流程等内容。按照有关档案管理办法,配备专门档案柜、档案盒,分年度、分学期、分类别建立系统性脱贫档案,有效提高脱贫攻坚档案资料利用率,为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提供了组织保障。
三是加大学生资助力度。针对学生享受资助政策随学籍走,学生学籍在哪就在哪里享受资助政策的要求,该局精心设计,向县外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发放2997份《凤翔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在外就读相关政策的函》,实现省内外就读函询沟通机制。要求各镇教委、各结对帮扶教师积极与县外就读学生沟通联系,督促县外就读学生学校认真落实其教育扶贫资助政策,并将学生享受资助政策情况积极反馈回来,确保每名学生得到精准资助,现已收到相关高校和单位回函1200余份,协助县外就读贫困家庭800余名学生落实了教育脱贫政策,涉及资金300万余元。此外,在国家资助政策、省市教育脱贫政策的基础上,在全市率先实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免费乘坐校车政策,不断扩大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对外影响力。2017年共对333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免费乘坐校车费用共计18.3705万元。
四是《纪实簿》推动帮扶工作。为进一步提高结对帮扶教师帮扶贫困学生工作水平,我局精心设计,以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为主,包括经济困难学生、学生困难学生、留守儿童、残疾学生等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制作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校学生教育脱贫帮扶纪实簿》,全县4068名结对帮扶教师填写7740名贫困家庭学生基本情况,制定帮扶措施、帮扶目标、帮扶过程,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帮助落实贫困资助政策,帮扶学生学习生活,关怀学生心智情感,教育学生知恩感恩,促进贫困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并如实记录帮扶过程,得到了广大家长的肯定和赞扬。
五是开展公益专岗招聘促就业。根据《凤翔县公益专岗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实施方案》安排,县教体局明确了招聘工作原则、程序和要求,并精心谋划、认真组织,帮助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力争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进一步推进教育脱贫攻坚工作。于2017年8月底开展公益专岗人员招聘活动,百余人咨询了公益专岗岗位详情。共有10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与幼儿园现场签订就业合同,36人签订了就业意向2017年全县共有30名贫困家庭劳动力与11所幼儿园签订了就业合同,并如期上岗,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文/杨亮)